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番外二 摘星(三)(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萧溪站在宣政殿门口,望着皇太后。

她看不清太皇太后的神情。

宫里的路四平八直的,萧溪却觉得,她在宫里的这些年,时不时就会遇到一个岔路口。

不能走错的岔路口。

就像眼下……

饱读诗书群臣自然比她更清楚,他们的争论很没有道理。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这是成例。

是因为太皇太后已经抱着小皇帝坐在了龙椅上,这才成了一个不得不讨论的问题。

如果萧溪决意和太皇太后争上一争,当然会有臣子支持她……

她有几分胜算?

千难万险地胜了以后,她又是否能掌控小皇帝和群臣?

今日支持她对抗太皇太后的人,来日又会如何对她、对萧家?

答案很显然。

萧溪日日在寿康宫伺候着,却全然不知太皇太后是什么时候选定的蜀王幼子,也不知道越太妃和她的娘家人在这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还有其他太妃们,很多太妃的娘家都不可小觑,这几年,她们在寿康宫果真只是打牌吗?从万寿山寿宴、到先帝暴毙、再到小皇帝即位,这一环一环的,都有谁参与、各人起的作用又是什么?

萧溪看不清。

倘若是她那位敏慧过人、自幼就被当皇后教养的五堂姐,大概能看得清。

越太妃想吃红油火锅,她就为越太妃备了一桌红油火锅。

她听不出弦外之音,也看不穿暗流涌动,萧家人人都是玲珑心思,偏偏出了个她这样一位直愣愣的小姐,从前她母亲甚至常说,就连她大哥的长子、她的小侄儿,也比她机灵。

如果不是这样,父母也不会听任大伯把她许给家门寒微的林家。

后来,先帝终于同意迎娶萧氏女为后,祖母和大伯父再三思量,呈了族中几位适龄少女的庚贴进宫,其中虽然有她,但大伯父也在家信中道明了,她只是充数的。

是太皇太后选中的她。

萧溪又看向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的小皇帝。

这样的事情,太皇太后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一念一言,轻易改变别人的人生。

生杀予夺。

像前后两位吴王,像现在的小皇帝,像萧溪自己,还有先帝和很多人。

这就是权力。

强势且不容置喙。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对萧溪来说,是太皇太后选中她做皇后,她应当感恩戴德,成婚十二载皇帝不入中宫,她也要感恩戴德……

萧溪眼眶微红,突然就懂了太皇太后所说的“天上的星星”。

而她只需要,走过宣政殿,走上丹陛,牵起小皇帝的手……

萧溪抬步入殿。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就像大婚之日,整个京都城都注视着她。

她不喜欢这种注视。

她不喜欢、也不想要天上的星星。

萧溪在丹陛前止步,一丝不苟地行跪拜礼。

因为萧溪不争权,有些不支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臣子便放弃了己见,也有少数臣子锲而不舍,转而支持起了小皇帝的生母、也即蜀王妃。

倘若小皇帝是先帝骨血,那他的嫡母和生母理应成为两宫皇太后,但似如今这般,小皇帝并非先帝骨血,他的生母、养母又当如何呢?

是生恩重还是养恩重?

朝臣士子争论不休,从兴和元年议到了兴和二年,直到太皇太后再次握牢了权柄,沸沸扬扬的议论才逐渐平息下去,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定论。以致于十余年后,太皇太后驾鹤西去,小皇帝也长大了,又有人从故纸堆里翻出了这个议题。

这是后话了。

那些为蜀王妃争名分的人,其实大多都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