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圣人(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家一屋子都是圣人!等等,圣人?

如果没记错的话,正德年间真出了一位圣人!

朱厚熜拍案而起,他终于知道了早朝时王琼那坏老头儿想要举荐的人是谁了!

原本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的黄锦和魏彬被朱厚熜这突然的一巴掌吓得跪地叩头,不停告罪道“奴婢有罪!”

他们亲眼目睹了早朝时毛澄顶撞天子的事情,已经让这位陛下暴怒,而朱厚熜一个人思考时又最忌讳有他人干扰。

因此两人战战兢兢立伺左右,唯恐发出一丝声音惊怒了这位陛下,却没想到陛下还是暴怒了。

朱厚熜没有理睬二人,此时他的心中兴奋不已。

如若真是那个人的话,那王琼举荐他出任一个小小的三边总制简直绰绰有余!无他,圣人尔!

你见过怀胎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吗?

你见过出生后直到五岁都不能语,改名“守仁”之后立马就能开口说话的吗?

你见过为了研究儒家经典教义“格物致知”而整整七天七夜瞪着竹子观察的吗?

你见过被贬至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反而悟出了圣人之道的吗?

你见过以数次平定叛乱为主要功绩的儒学大家吗?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哲学家,最重要的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

如同二程与朱熹一样,他也是儒学集大成者。

如果说朱熹继承发扬了理学,那他则是继承发扬了心学!

心学出自孟子,传自二程,发扬光大自王阳明!王阳明啊!自己怎能忘记了这尊现世圣人!

朱厚熜懊悔不已,有这位圣人在,貌似自己眼前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因为心学本身就是儒学流派的分支之一,即便自己大肆鼓吹发展心学理念,也没有人能说出一个不字!

陆九渊首倡言心即里,王守仁在集心学大成后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啊,这四个字就够了!比起只会满口儒家经典,先贤圣言的腐儒之辈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朱厚熜并不奢望能唤醒民众被麻痹禁锢的思想,皇帝宝座上的他屁股还没坐热,他可不想动摇整个大明王朝的统治地位,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但他可以改变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识知,尤其应当践行,只有将“知”和“行”统一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才能称得上“致良知”!

这些文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无非标榜自己是圣人门徒,满口仁义道德,但真到了真让他们做实事的时候又互相推诿。

甚至不少朝堂重臣崇尚“无为而治”,如杨廷和、费宏等,只要朝廷稳固,江山稳固,发生一些小灾小难也是难以避免甚至无足轻重的。

因此披着“心学”这层外衣,朱厚熜便可以对程朱理学进行去芜存菁,去除其弊端!

而批着“知行合一”这层外衣,朱厚熜便可以大刀阔斧地对朝堂进行革新,剔除那些尸位素餐之辈,选拔补充朝气蓬勃、敢言敢做的贤才能吏!

朱厚突然想起自己的两员改革大将张璁和桂蕚貌似在南京养老时也同王学门徒接触过,也或多或少地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恐怕他们是因此才会坚定信念,一意革新的吧!

如此看来,大礼仪之争中的“护礼派”则是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一批程朱理学的坚定拥护者。

而“议礼派”则是以张璁、桂蕚为首的一批阳明心学的支持者。

因为程朱理学被定为官方哲学,教义与之对立的阳明心学想要传播发展,肯定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打击压制。

王学门徒这是想要借大礼仪之争重创甚至推翻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然后趁机发展壮大啊!

王学门徒清楚地知道,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