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独属于皇家的浪漫(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是什么要求,奏疏都呈上了,自己看就行呗,为什么还要人背一遍?肖维桢突然看到下首,陆重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一定是这家伙在害他!

“是!娘娘。”

肖维桢信心满满地开口:“臣闻,天下一统,则江山永固。”

钱明月皱眉:“不对,开头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肖维桢猛然想起,“天下一统”是第一版的开头,想说天下只有“一统”,江山才能永远坚固。汉家以儒治天下,不可太重佛,免得天下人以为有两个“统”,涣散了人心,江山会出大问题的。

但是,他后来觉得这样写似乎是在责怪皇后娘娘,于是改成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自己写的东西都记不住,娘娘会怎么看他啊,肖维桢紧张不已,更加记不清自己写的什么,初稿一句,终稿一句,前面一句,后面一句,乱成一锅粥。

钱明月正襟危坐,认真地翻看肖维桢的奏疏,给他指出问题:“不对,里面没有‘圣人以孝治天下’这句话。”

肖维桢背:“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丧葬之礼不可等闲视之——”

钱明月放下奏疏:“又错了,是‘丧葬之礼事关大统’。”

肖维桢后背冒汗:“是,是臣记混了。”

钱明月不耐烦:“算了,别背了,本宫没功夫跟你纠错。自己写的东西都记不住吗?”

肖维桢跪下:“娘娘容禀,实在是修改了太多遍,遣词造句多次改变,臣实在记不清了。”

“卿竟然不知茹太素吗?罢了,你没他那么啰嗦,本宫也不那么严厉处置你,让吏部给你寻个从四品的缺,外放历练几年再说吧。”

几年再说?几年之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帝后恐怕连他是谁都忘了。肖维桢彻底绝望了,由此而生出浓浓的恨意,皇后竟然是个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

肖维桢离开后,钱明月叹息说:“肖维桢是太啰嗦了些,可他提出的问题也很值得重视,可惜他没有提出良策来解决问题,不然再啰嗦点儿本宫都能忍。”

陆重微笑:“臣以为,这个问题也容易解决。”

“哦?说说看?”

“清明将至,娘娘何不令人以儒礼祭祀罹难者?”

钱明月豁然开朗:“不错,不错,你很有为政的天赋。”

陆重被夸懵了,不明白简单的一个建议,怎么就有“为政的天赋”了?

钱明月微笑,他越是不明白,越是说明他有天赋——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具有的能力才叫天赋,后天学成习得的,叫技能。

像她,就没有为政的天赋,只有为政的技能,还比较生疏。

为政的核心,是权衡。

为君者,就要小心谨慎地维持天下大势在自己想要的状态。如果一方超重,造成失衡,就要加重另一方,来维持天平的平衡。

在思想意识领域,大梁素来独尊儒术,此番朝廷下诏书用佛家之礼,虽然能阻止瘟疫的蔓延,减少官民的死亡,但势必给民间以重佛的导向,令儒家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其实遗患无穷。

像肖维桢说的那样,天下“一统”才能江山永固,大梁绝不容许有两个旗鼓相当的思想意识,那样会造成社会的分化,乃至国家的分裂。

至于太重佛家导致儒生不满,庙堂江湖与她为难,更是毫无悬念的。

总之,用儒礼祭祀辽中瘟疫罹难者太有必要了。

“让礼部制定仪注,翰林院起草祭文,本宫要亲自祭祀。”

清明当日,钱明月本就要去奉先殿祭祀先祖,并在武英殿祭祀大梁的开国功勋,加上京郊祭祀这个行程,时间就更紧张了。

礼部认为下午阴气重,不宜祭祀,建议上午祭祀辽中瘟疫罹难者。

但病亡者毕竟是民,不能排在君和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