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皇帝赵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国不可一日无君。

当李贤归京入宫不久,皇太子赵祯就于赵恒的柩前即皇帝位。

是日,按照先帝之意,尊皇后为皇太后,尊宸妃为皇太妃。以李迪,寇准,丁谓,李志,吕夷简,王曾,李贤,冯拯为辅政大臣。

并于两府的模式下,设立政务府。

于赵祯十六岁之前,即未能完全亲政前,由政务府,皇帝,两宫太后太妃共商国事。

到了次日,正式的登基大典于大宋东京举行。

这些事情,自有中书省的官吏处置。真正的重臣,尤其赵恒生前任命的辅臣,都忙着处理赵恒驾崩的后续之事,并三三两两的分组,每夜轮流守灵。

守灵的人很多,以在京的官吏占比最大。

作为留下的一份子,李贤昨夜也未回家,而是和着许多人一样在先帝赵恒的灵柩前做了一夜。

清晨钟声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而皇帝赵祯的正式登基大典,也将开始。

拖着疲惫的身体,李贤进入到了参军大典的臣子队伍之内。

新皇登基。

首先,乃是祭天,祀天神、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地祗、先王先祖诸等。

其次,便是颁诏,司礼官再把先帝遗诏当着朝臣的面朗读一遍,后由赵祯接过了老赵家的传国玉玺。

再者,就是今日的重头戏,新帝赵祯颁发登极敕,册封大臣的职务。

处于官吏的前面几排,李贤强打着精神,听得司礼官大声宣读之

“门下

惟天辅德,所以司牧黔黎。惟后守邦,所以奉承绪业。

稽三代传归之典,寔百王善继之规。洪惟先皇帝绍二圣之丕图。膺三灵之眷命。

仁临区宇,泽浸昆虫,诞扬清静之风,聿致和平之治。焦劳虔巩,二纪于兹,遽兴凭儿之言。遂起遗弓之恨。肆予眇质,俾荷庆基。顾殒越以无容。

且哀荒而在疚。

适属承祧之始,宜覃在宥之恩,可大赦天下。云云。

恭念夙侍圣颜,备承宝训。凡百机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

更赖宗工良佐。中外具僚,咸竭乃诚,以辅不逮。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登极敕,老赵家自北宋立国以来,已经颁布过三次,每个皇帝即位处,都会颁发天下。

连模式都固定了下来,于前部分,无非表示自己的皇位,乃是天命所归,得来正统。到了中间的部分,即是大赦天下,结尾之末,则是希望朝臣能共同辅佐,齐心协力治理好天下。

也幸好李贤在少年时,便听得父兄朗诵解释过大宋前几位皇帝的即位诏书,不至于被里面的一些文字给绕晕。

登极敕之后,便是册封大臣。

因是即位之初,先帝赵恒这两年也甚是发力,根据个人的能力不同,给儿子赵祯提前铺好了路,每个人依照能力担任相应的主要官吏,且不同的派系之中,还暗藏着制衡之道。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两府的主要职位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尤其两府的主吏。

可就在当日,由内侍的朗读下,两府的主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有人退,有人升,有人贬。

拜吕夷简为枢密使,枢密副使王钦若又一次被踢到了权力的圈子之外,知郓州,李志则给补了上去。

而寇准,则被封为莱国公,加封中书令。李迪依旧担任参知政事,并被加封集贤殿大学士。

兜兜转转,可能是看丁谓对三司治理的不错,其继任三司使,左仆射。鲜有人知道,为了让丁谓留在中枢,皇太后刘娥和新帝赵祯即于昨日产生了极大的异议。

同为辅佐之臣的王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

而李贤,则在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