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尾声(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蜀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做好前期准备之后,雷云即起国中大军八十五万、分东、中、西三路攻打汉中!

三路大军之中,西路大军以晏明、张辽为将,贾诩、庞统为正副军师,率虎翼军与十个师群出狄道逐步向南推进;中路大军的六个师群由裴宣、李儒等人统领,准备取道祁山、武街至桥头一带伺机拦截夹击北上的蜀军;至于东路大军,雷云则破格命司马懿为平西大都督,统领十二个师群分两路从斜谷与骆谷进取汉中!

蜀汉方面,在接到雍闿、孟获叛乱的告急文书之后,诸葛亮本欲南下平息叛乱,然而此时又骤然获知燕国动兵的消息,遂一面调魏延、马忠等率军数万南下平叛,一面调兵遣将全力应对大军压境的燕国。

为抵御北面的燕国西路大军,诸葛亮以赵云为先锋,亲自率军十五万北上增援沓中。汉中方面则命黄忠、法正二人收缩部分兵力,力保汉城、乐城、阳安关等诸多要地,以求御敌于外。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命邓芝、张嶷等人领军各守险要,随时听候调遣,严防燕军偷袭。

至于东吴方面,其则派遣马谡作为使节面见吴王孙权,说以利害……

诸葛亮虽然竭尽全力试图为刚刚诞生不久的蜀汉政权赢取一线生机,怎奈二者之间的整体实力相差委实太过悬殊,蜀汉的最终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孙权虽然在马谡的游说之下选择了按兵不动,然而蜀国南部的雍闿、孟获等人的动静却越闹越大,将益州南部四郡搅动得鸡犬不宁,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蜀将魏延虽然是一名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良将,怎奈麾下兵马不多,面对十多万的叛军只能使用疑兵之计,勉强扼制雍闿、孟获等人的攻势!

在蜀国的北面与东面,燕国的东路、中路两路大军进展顺利。司马懿率领近四十万燕军分两路攻入汉中,数日之间便先后攻破乐城与汉城,斩杀蜀军四万余,收降万余,将汉中首府南郑团团包围。后司马懿一面派徐晃率三个师群攻打阳安关,一面命大军日夜攻城!

南郑的蜀军虽然在黄忠、法正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然而面对准备精良、骁勇善战的燕军依然回天乏力。五日之后,司马懿破南郑,斩杀蜀国大将黄忠,俘获蜀参军法正、蜀将严颜等人。几乎是与此同时,徐晃攻破阳安关,蜀将张翼、董厥降燕……

随后,司马懿率大军一路奔袭,直奔雄关剑阁而去!

另一边,中路大军在裴宣、李儒的率领下经武街顺利抢占阴平东南的桥头,直接威胁正与晏明等人相持不下的诸葛亮大军。诸葛亮唯恐退路被截断,遂派赵云从孔函谷绕到裴宣、李儒的后方,摆出进攻的架势。裴宣按兵不动,并以三个师群合击赵云。赵云无心恋战,只得移军至阴平。

增援剑阁不成,诸葛亮又恐后路被燕军截断,遂故布疑阵,而后率领大军同赵云合兵一处。晏明见诸葛亮撤军,随即引大军进驻沓中一带,随后继续稳步向南推进。

七月,诸葛亮、赵云等率十几万大军攻打阴平东南的裴宣所部;两军激战十几日,均死伤惨重。裴宣、李儒商议之后决定暂避蜀军锋芒,撤退数十里安营扎寨。燕军撤退之后,诸葛亮率军继续南下,同剑阁的蜀军合兵一处。

此时,司马懿已率大军攻打剑阁数日,见诸葛亮率军而来只得暂且罢兵。

八月,燕国西路、中路大军在阴平会合。众人商议之后,晏明决意另辟一条道路绕过剑阁攻打涪县……

随后,晏明留裴宣驻守阴平,自与张郃、于禁率军自阴平出发翻山越岭辗转南下。

一路摸索行进,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燕军将士信念执著,无畏艰难,行进之中数度击溃据险而守的蜀军,一步步向著目标前进……

在接到燕军偷渡阴平的消息之后,诸葛亮当即留赵云在剑阁与司马懿对峙,自率兵马匆匆赶往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